峨眉山旅居市場停擺,而璞園依舊健康。
很多業內人士好奇,璞園作為非城市地產項目,為啥還能相當健康。這當然與峨眉山大自然的魅力分不開,但真正的原因:璞園的底層邏輯是“住”,是更好的生活;而非勸人“投資”,賺更多的錢。
當市場高歌猛進時,璞園按住了冒進的沖動,不追潮流,堅持“磨”產品;
當行情起伏不定時,璞園才能有長袖善舞的從容,用反急功近利的慢,打造核心實力的強。所以在后疫情時代,璞園做出了獨立行情,完成了令人折服的三個難度動作:
1、在交房延遲,爛尾頻出時,璞園是極少數有實力,并敢于提前交房的樓盤;
2、在交房必減配的行業低谷,璞園是極少數超標準交付,滿意度突破預期的行業另類;
3、在競品幾乎集體停盤時,璞園持續保持著兩位乃至三位數的月銷套數;
無論良好業績或口碑,其實核心只有兩個字:創新—提供比之前更好的生活。
如果問璞園的創新精神在哪一期最為突出?一定是三期!
因為難度最大:敢于將客群瞄準對品質最為挑剔的改善群體。
改善的難,難在幾乎無法靠單點突破贏得市場,而需產品、環境和配套共同構建起全新生活方式,對改善群體形成系統性打動力,解決他們在各個方面的挑剔需求,否則他們寧愿不換。
而三期的可貴,在于將生活方式閉環中的每一環節,都做到了驚艷且精彩。在全行業批判高負債、高杠桿、高周轉,中央大力倡導綠色、智慧、高品質地產發展新模式的歷史轉折期,璞園率先走在了最前列。
篇幅所限,本文無法揭開璞園獨有生活的全貌,僅對產品創新從獨特視角進行解讀。
傳統改善不夠好 所以有了璞園新改善
在固有印象中,改善應該是這樣的:
面積要大,至少贈送要大,可用140㎡起;
房間要多,不管是否需要,至少4房起;
空間要豪,不論是否必要,最好客廳說話有回聲……
一方面,峨眉山人口普查戶均僅2.6人(全國2.62人/戶),輕結構家庭成為社會絕對主力。另一方面,在各大開發商以“快銷”為主導思想的會議室里,不約而同地敲定了四房的主流供應,不論100還是140㎡,通通四房,于是問題就產生了:
1、買時同質化客戶突然發現,隨便去個售樓部,看到的戶型好像都長一個樣。一個項目不滿意,則各個項目都不滿意。
2、住時一言難盡很多住四房的家庭,不過2-3人,閑置房少則1間,多達3間,長期空著,打掃還累。但高頻使用空間如主人房,想擺個舒服的衣柜都摳嗖,要個梳妝臺得擠擠,更不用想廚房/晾曬等后勤空間能給到他們多高的享受。雖然住著一百三四平米的房子,卻懷念年輕時90㎡兩房的愜意。
當傳統改善的問題越發明顯,擅長產品創新的璞園,該如何提供這個品類的更優選?
璞園三期新改善,順潮流而生。
重新定義改善邏輯
開創 改善與面積無關的新品類
新改善破題,璞園的切入點不再是面積、贈送、房間數乃至摳尺寸上的比拼,而是從更高維度的“空間邏輯”上著手。
因為破題點的迥然不同,而形成此前未見的奇怪現象:
在三期,“疊拼”產品,可以和面積更大的傳統合院/聯排抗衡;
111/127㎡洋房產品,讓過去住140㎡+的家庭也能獲得居住升級;
乃至未來將推的相對較小面積產品,也表現出明顯的改善屬性。
開創了居住品質與面積“并不相符”的改善新品類,“新改善”之名,由此而來。
如何解讀新改善的空間邏輯,我們從三個維度展開梳理:
維度一:丟掉“房間多即是好“的思維禁錮
140㎡不一定是改善,200㎡六房,也是剛需。
并非房間多就是不好,而是對不同家庭結構,改善的形式應該不同。
一味用房間數量標注品質,是產品人的不自信。
當璞園將主力客群定義為“輕結構家庭”時,“3房”就成為必然選擇。
砍掉多余空間,讓主人高頻使用的場景,占總使用面積80%,乃至以上。
當丟掉房間多即是好的固有觀念,居住舒適度如同解開封印,由此開啟質的飛躍。
所以在三期,111㎡做三房,127㎡還是三房,
而居住品質不懼與傳統140/150㎡+戶型一戰。
4房在璞園依然存在,但形態為198㎡大平層,和205-247㎡創新形態【1/2新院里】,為極少數家庭結構較重的行業塔尖而準備,也作為社區的品質標桿而存在——即所有樓宇的建造品質,必須向大平層,向【1/2新院里】看齊。
維度二:展現“一眼驚嘆”的空間創作能力
在標準化橫行的年代,令人眼前一亮的項目永遠鳳毛麟角。原因很簡單,模仿遠比創新容易。所以不少樓盤多少有些“似曾相識”的影子。但真正美好的事物,總能讓人第一眼心弦不由為之一顫。
如同在璞園樣板間現場,造訪者的反饋讓人相信,改善居住的密碼已被真正破解。
按住核心邏輯不表,先從發出驚嘆聲最多的四大亮點空間,近距離感受新改善的動人魅力:
1、LDK一體化空間
將客/餐/廚等空間無轉換銜接,在視覺上融為一體,獲得更具震撼力的通透性和豪華感,進一步提升空間互動效率。豪宅設計師們不曾想到,LDK設計理念,會在璞園主流面積戶型運用到更加極致:進入璞園新改善樣板間,即便是111㎡最小戶型,開門接近70㎡開闊空間,那種暴擊式的震撼,若非門牌上明確標識的“111㎡”字樣,會令人生疑進錯了房門。
而遠超傳統111㎡的豪宅般空間體驗,來自客/餐/廚/花園/書房五大空間的一體化設計,視野極度開闊,功能又非常緊湊,既豪華且實用,這才是新一代改善應有的樣子。
2、具有“壓迫感”的女王玄關
“壓迫”并非讓人不適,而是儀式感拉滿后“一眼豪華”的強烈心理暗示。想想曾經第一次進五星級酒店,第一次站在12米挑高大堂的時刻。對,璞園的女王玄關,給人的感覺就是如此。
通過營造 “收-放-收”,再進入客餐廚一體空間時的豁然開朗,巧妙的多段式入戶設計,形成高級奢華的歸家儀式感。請朋友到家做客,但凡走完這條幾米長的玄關空間,撲面而來的豪宅氣息,能輕易擊中任何客人。
3、近乎度假感的創意邊廳
不同于傳統設計將客廳夾在核心筒與臥室之間,所謂創意邊廳,即將客餐廳等公共空間放置于樓棟最端頭,獲得兩面開窗,和最大的通風/采光/觀景周長,讓活動最頻繁的空間與自然、與美景、與清新空氣和負氧離子充分融入,也是高端度假套房總能讓人心曠神怡的秘密所在。
4、戶戶開啟花園生活
在非親地性物業,花園生活來自面積更大的陽臺或露臺。但陽臺大不意味著擁有花園,如果設計出現瑕疵,再大的陽臺也只能剩下過道和晾曬兩項功能。
在璞園新改善的設計中,陽臺有必備的三個原則:
a)面積要大。不低于戶型面積15%(新院里花園空間甚至超過建筑面積),充足的空間,是開啟花園生活的前提;
b)進深要足。在傳統1.5-1.8米基礎上,將陽臺進深做到2.5-3米(再深則對采光形成限制),才能打造為海蒂花園/早餐廳/下午茶/書吧等功能性半戶外場景,享受讀書會友、品茶瞰山、種花養鳥的神仙式生活;
c)私密要夠。若追求過大花園進深,則需通過錯式設計兼顧采光,導致私密/安全/美感受到不同程度影響。這樣的設計,不會允許在璞園出現。
維度三:基于實用主義的創新原點
若僅看光鮮和靚麗,拿不到開發商的全部智慧。璞園設計創新的原點,是基于在居住者活動最多的公區,家務使用最多的后勤區,敏銳撲捉到傳統改善的不足,并以此為切入點開啟創新之路,建立新改善的空間系統:
1、公區設計創新如果只是將剛需的公區系統放大面積,那樣的改善將乏善可陳。
璞園三期建立了一整套公區設計標準,使白天12小時的使用場景迭代升級:
如入戶景觀及儀式感的推敲,必有獨立鞋柜及換鞋坐區的具體功能;
120㎡以上戶型餐區,就必備較高形象的宴客功能;
新院里上院專屬電梯入戶、下院邊頂私密性設計、花園回廊灰空間;
以及前文提到的花園設計原則,至少客餐廚花園四個空間一體的LDK理念、拉滿豪華儀式感的女王玄關、無限親近自然的創意邊廳等,都是公區設計創新的成果展現。
共同構建起新改善的全新公區系統,在功能性、享受性和儀式感等多個維度,與傳統改善拉開了肉眼可見代際差異,推動改善居住與生活趨向更高級。
2、后勤設計創新
如果對高端人群生活有過真正洞察,就會理解好的后勤系統,對生活品質會有怎樣的影響。
所以新改善另一個關鍵著力點,放在了其他項目幾乎不會重視的廚房、洗曬等后勤空間。
可以預見的是,璞園三期對女主人們的誘惑力,將會無比巨大:
a) 你能想象嗎,111㎡戶型的廚房,可以一邊燒菜;一邊欣賞超大花園的美景;一邊和客廳看電視的男主聊天;還能一邊監督孩子在書房的學習;
b)在廚房傳統面寬僅1.8-2.1米的基礎上,璞園將大部分戶型廚房面寬提升至3.4-6米,等同甚至超過客廳尺度,且面積達10㎡以上。中西廚空間一應俱全,讓下廚真正成為享受;
c)每一個戶型,皆有相對獨立隱蔽的洗曬空間,不再因晾曬衣物而影響客廳形象;
d)新院里配置超50㎡豪華后勤區(洗衣+晾曬),更擁有獨立酒窖及品酒區;
e)111㎡洋房主臥加入陽臺可融入式設計,主臥面積將達24㎡,比肩150㎡+戶型臥室尺度,實現真正的跨階享受……
3、【1/2新院里】—別墅形態創新
別墅的諸多形態中,疊拼因受單棟戶數多像洋房、中/上疊不親地,下疊無私密性等因素制約,居住品質受到一定影響。【1/2新院里】的出現,則是在完美治愈疊拼痛點的同時,順手為別墅家族創造了一種新品類:
a)把“高配洋房”的帽子,狠狠扔進垃圾桶。每棟戶數砍一半,從傳統4-6戶降至僅3戶,且實現獨門獨院,密度更低,專屬性更強,別墅氣質變純粹;
b)第一次,上疊擁有大面積地面花園(約60㎡),實現有天有地;第一次,上疊花園面積超過多數合院甚至獨棟(205㎡以上);第一次,通過【環形邊頂】創新設計元素,徹底解決傳統下疊私密性痛點。
有上述創新加持,在璞園別墅客戶登記中,上疊意向客戶居然少見地和下疊持平,受寵程度甚至高于下疊。
以上三個維度,是為解構璞園新改善產品的鑰匙。
璞園成為璞園的原因
很多人都想復刻,璞園創造獨立行情所倚仗的市場洞察、創新精神和產品模式。
但即便你克隆了璞園的團隊,舍得像璞園一樣投入精力和成本,也不一定成為下一個璞園。
原因在于,多數人并沒有理解璞園幾乎明牌的核心競爭力:持續為居住者,創造更好的生活方式。
作為峨眉山新改善生活方式的標桿,不能漏掉的內容太多:如環境的第三次迭代,配套的個性化升級……只有將它們與產品聯系起來看作整體,才算領略璞園的全貌,破解璞園成為璞園的真正原因。
璞園式生活解讀續集將至,敬請持續關注。
樂山155萬元
樂山76萬元
待定
峨眉山180萬元
峨眉山188萬元
樂山16萬元
樂山待定
樂山788萬元
樂山30萬元
樂山368萬元